“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别人的人生!”“法,绝不向不法让步!”《第二十条》中振聋发聩的台词引发热议。作为政法干警,如何在工作实践中践行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如何让人民群众真正相信法律、相信法治?让我们听听富源法院干警的观影感想。
民事审判庭 陈旭东
作为一名司法工作者,我们要秉持“如我在诉”“如我在执”的办案理念,内心铭刻的法律与纸面上的法律都应成为工作指引,案件办理要循天理、遵法律、顺人情,善于统筹法理情的有机统一,防止就案办案、机械办案,要努力实现最佳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
正如电影中的检察官吕玲玲所说:“我们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当事人的权利有没有被依法保障,公平正义有没有得到伸张,影响的可能就是当事人的整个人生。
墨红法庭 王胜峰
作为一名司法工作人员要与时俱进,不断转变司法理念,不机械化套用法条,回归到法律的本质来理解法条的实质内涵,坚持法、理、情相统一。当我们坚守好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作出符合国法、人情的裁判时,法也是有情的。
影片中多次表达了法律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社会治理的要求,也是对司法的要求,法律的制定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需要符合普适的大众的价值理念,立法的本意绝不是与一般人的情感期待和道德观念相冲突。看完这部电影,使我认识到工作中要时刻兼顾法理和情理,既要遵循法律的框架,又要充分考虑老百姓朴素的正义观,正如影片中韩明在结尾振聋发聩的话语:“法律的权威来自哪里?来自老百姓最朴素的情感期待。”
政治部 李月
《第二十条》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电影界的一股清流。影片中的主人公,为了心中的正义,勇敢地挑战了既定的法律规则。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法律的真正意义不在于条文的约束,而在于人们心中的道德准则。他让我们看到,法律并不是孤立的,它需要与人的情感、良知相结合,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以见义勇为和公道为主题,呈现了一个关于法律与道德、权力与良心的探讨。法律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圣之物,而是被赋予了人性化的色彩。法律并不是冷酷的,它需要被温暖地对待。当我们用心去感受法律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法律其实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与我们息息相关。希望这部电影能够引发更多人对于法律与人性的思考,让我们共同为正义与公平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