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民法典的施行,
2021年1月1日起,
离婚程序将增加30天冷静期。
这回
离婚冷静期是真的来了!
其实离婚冷静期并不是一个新鲜的事物,2018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意见(试行)》中就规定了“法院离婚案件中,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可以设置不超过3个月的冷静期”,随后富源法院开始探索建立婚姻案件冷静期、心理测评服务等制度,并成功挽救了数十个家庭。今年《民法典》通过,用专门条款进行立法规范,让离婚冷静期成为一种法定的“新”模式。
有关离婚冷静期的说法也是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冷静期是“婚姻的守护者”
也有人认为是“自由的拦路虎”,恐变成“窗口风险期”,甚至成为家庭暴力的庇护所
今天,我们继续来聊聊这件人生大事,为你揭开关于离婚冷静期的“神秘面纱”
01、离婚冷静期不是“绊脚石”
根据民政部统计,自2003年起,我国离婚率连续16年上涨,2019年我国结婚登记接近950万对,而登记离婚达到415.2万对,离结比高达43.8%,“闪婚”后“闪离”等轻率离婚、冲动离婚现象有持续增加的趋势,在此情况下离婚冷静期应运而生。通过立法上的干预,设置一段时间的冷静期,的确有利于平复双方的情绪,促进冷静思考、妥善抉择。在之前的探索中也证明离婚冷静期确实让很多当事人“回心转意”、家庭“破镜重圆”。
02、离婚冷静期不是“赶鸭子上架”
根据《民法典》规定,“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至此,民政部也明确规定婚姻登记处不再受理该项业务。而且,民法中对离婚冷静期的规定,仅适用于婚姻双方的协议离婚,换言之,诉讼离婚是不存在冷静期的。如果双方或者其中一方不同意协议离婚,还可以选择来到法院起诉离婚,程序和从前并没有变化,同样可以保障离婚的权利。
03、离婚冷静期并不妨害“多方保护”
离婚冷静期并非家庭暴力的“庇护期”,对于婚姻的一方,在离婚冷静期内,如果被对方实施家暴,还有《反家庭暴力法》的保驾护航,届时可以申请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村委会、居委会、公安机关等主体部门介入,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从始至终严格保护公民人身权利,确保在司法环节着力避免让家暴者“钻法律空子”。
总之,关于离婚冷静期的救济渠道始终是方式多样、畅通无阻的,并不存在顾此失彼的情况。设置离婚冷静期,用法律手段反对轻率离婚、冲动离婚,目的是激发其对婚姻家庭的责任心,及时对婚姻家庭关系进行修复治疗,但法律也充分保障离婚的自由。
民法典规定的30天离婚冷静期,只是在程序上让协议离婚的时间长了一点,让大家多一点时间审视这段感情,离婚的门槛并没有因此而提升。如果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你也可以选择完全不吃离婚冷静期这剂“后悔药”。
最后,想把《围城》中一则有关婚姻的短句送给每一个在“离”与“不离”感情路口徘徊的人:总有些时候,离婚的念头冲上脑门、难以按捺。但有时气消之后、日子依旧,在柴米油盐、家庭琐事的平平淡淡、磨合珍惜中感知家庭幸福的真谛。
如果文字太费劲,就请直接看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