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富源法院第九党支部(黄泥河法庭党支部)到红色革命基地铁锁箐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
富源县黄泥河镇布谷村委会铁锁箐村,位于云贵交界,是一个“一村跨两省”的小山村,这里历史悠久,革命精神传承久远。
黄泥河中心法庭全体党员同志及非党同志以重走长征路的方式,来到了小桥流水人家、参天古树环绕的山间乡村,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为主题的党日活动,重走红军路,寻找身边的红色记忆,缅怀革命先烈们的光辉岁月,体验感悟红军走过的艰难历程,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1935年4月24日至25日,中国工农第一方面军在富源县黄泥河镇布谷村委会铁索箐村召开了政治局会议,粉碎了大批敌军围歼我野战军于滇黔边区的企图。队伍离开时,红军战士送失明老农一根拐杖,并与村中小孩在古树林留影纪念,书写革命标语,宣传革命真理,军民鱼水情深,往事虽过去多年,仍被当地村民世世代代传为佳话。
踏上这片不仅有“红色家园”美称,更是有“红军入滇第一村”的特定历史记忆的美丽乡村,凝视着参天古树,我们仿佛也能感受到红军队伍当时的忧与苦,犹如自己是他们之中的一员,跟着他们走在“红军桥”上,叮叮咚咚的小溪在为我们鼓掌加油。村内的古树林有20余亩,林中蔓藤交错,沟壑深沉含蓄,直视遥不见底,古树林就生长在河沟沟沿,护持着这一方水土,据村中长老介绍,古树林里的参天古树已经生长200多年了,红军战士就是攀扶着这些古树沿沟上桥向北行军的,我们在古树下凝视良久,大自然的质朴和生长力给我们青年党员法院人留下了永久的记忆,我们必将如古树一样坚守在这片净土上,以法治的坚守播散“市域治理”的福音。
索河沟北上,距古树林旁不到10米处就有横跨小河的四孔石拱桥,桥下常年流水潺潺,矮桥上面是高桥,从而拥有“桥上桥”的美誉。据历史记载,红军长征过铁锁箐时,只有现存的一座2米多高的石拱桥,青石镶嵌的台阶倾斜而上,联通了河流两岸的来往。因河流径流量不大,古桥拱洞正好够涨水季节的洪水流过,故石拱桥已经保存约200年。解放后,为满足村民的生产生活的需求,修建了第二座与河沟上沿一致平的石桥;新时代新农村通上了公路,为满足车辆通行原因,又修建了第三座和第四座石拱桥,两座桥的桥面作为来和往的单行车道通行。置于林间,站在桥上,突然明白欧阳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共产主义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情怀,这四座石拱桥凝聚中华儿女多少代人的思想文化和辛勤劳动,是“红军桥,连心桥,铁锁桥,桥上桥”。红军桥:见证老一代革命家为祖国和人民以生命换来我们今天的辛福生活;连心桥:联通乡村两岸人民的生产生活,联通古今,联通历史,联通军民血肉鱼水情;铁锁桥,石拱如古代铁锁,锁住了这一代人民的红色记忆,锁住铁锁箐村人民数百年来敬畏天地、敬畏大自然、敬畏善良风俗、敬畏党纪国法的民心,锁住了奔流进入南盘江的青青河水;桥上桥:见证中国共产党、中华儿女一代代革命先辈经历解放战争后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革命情怀,见证了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经历“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艰难历程。
从石拱桥走过约十米处,还有一个“洞上洞”,“洞上洞”隐藏在一座小石山之中,旁边就是“五尺道”,直通“红军亭”。走着走着,“什么是初心?”这个问题一直在我们脑海中闪烁。初心,最初的本心。我的本心是什么?初心纯洁、热烈、美好,他是人生起点的希冀与梦想,事业开端的承诺与信仰,迷途困挫中的责任与担当,铅华尽染时的恪守与坚持。
经过这次学习,我们支部全体党员同志和法庭全体工作人员抚摸历史的红色脉搏,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刻在骨头里,更加坚定永远跟党走,努力争做合格党员的先锋精神。就是在这100多户人民守护着的红军村,红军桥、红军亭、小河流水、溶洞、古树浑然一体的小山村,红色文化为他点缀美丽的彩妆,释放属于他的光芒。
作为人民法庭,是基层中的基层,是人民法院事业改革发展的先锋队和排头兵;作为人民法庭司法为民的事业,“依法育人,以律妊身;法治东爨,文化珠江;忠骨担道义,法祖立仁民”就是我们法庭司法为民跟党走的誓言,守住初心,答案都在行动中。